English
最新消息
寀呈股份有限公司受邀公共電視台專訪

為了落實減塑環保,工研院和製造業者合作,將聚乳酸PLA這種從玉米提煉的原料,導入快結晶製程,推出耐磨、耐高溫的無毒環保餐具和杯子,更通過美國、歐洲國家的安全檢驗,讓產品外銷國際。

拿出剛製作好的杯子,開始整理邊邊角角。

色彩柔美的環保杯,使用的原料很特別,是從玉米提煉出來的聚乳酸(PLA)。

環保餐具公司董事長李佳燕表示,「純天然,沒有任何塑化劑,沒有任何雙酚A,所以用在我們亞洲人的飲食習慣來講,這些塑膠餐具來吃熱食的狀況下,它是完全不會釋放任何有毒物質出來。」

環保、減塑概念抬頭,政府也推出相關政策,提高民眾攜帶環保用品意願,業者也推出顏色繽紛、款式多樣化的杯子以及餐盒、餐具。

又因為是生物可分解材質,平均使用2、3年後,就會變霧面或產生裂痕,而這個時候,產品還能有新生命。

環保餐具公司董事長李佳燕表示,「當它開始裂解,呈現一個粉狀現象的時候,就可以把它再移到大的植栽盆裡面去,慢慢透過土壤中的細菌、濕度,它可以變成一個培養土。」

這種純天然的無毒原料,可以完全被分解,在製作過程中,廠房也沒有一般塑膠工廠常聞到的氣味。

只不過,這種聚乳酸材料,原本並不耐磨,也不夠耐熱,因此工研院和業者合作,導入快結晶技術來改善問題。

工研院材化所副組長林志祥指出,玉米來的這個材質,它的材料特性就會比較脆,那一旦脆的話,我們在使用上就不方便,摔到地上,它會破掉啊,所以透過我們這個晶核劑的添加,我們希望它的韌性能夠提高,原來的這個玉米的材質,它的耐熱溫度大概只有50度左右,透過我們的添加之後可以提升到120度,這樣在沸水的情況下使用都沒有問題。」

工研院規劃,相關技術未來要應用在甘蔗、咖啡渣等不同的材質,希望能協助台灣,在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這條路上,有更多兼顧經濟發展和永續環保的選擇。

 

新聞來源:

公視新聞網-工研院研發無毒餐具外銷國際 可分解材質兼顧經濟與環保

回上頁